欢迎登录忻州市乡村振兴局官方网站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要闻 > 县区动态

宁武:乡村“蝶变” 荒地生“金”

  作者:         时间:2020-09-14       来源:宁武你好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

  

     初秋的晋北大地,芦芽山草木葳蕤,汾河蜿蜒流淌,广袤乡村勃勃生机。去村里看,昔日的杂草丛变成了百亩茶园,手工作坊变身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厂房,田间地头的收成变成了高端农产品,荒地架起了光伏板,农民腰包鼓了、笑容多了……这一切,得从驻村扶贫工作队说起。

  2018年,山西最大发电企业同煤漳泽电力走进了忻州市宁武县黄岭村、中马坊村,武乡县瓦窑科村、长庆凹村,以及沁县郭村等9个贫困村,承担起1133户贫困户3000多人的扶贫任务。两年来,扶贫工作队扎根农村,通过建立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(贫困户)”的经营模式,种植养殖两手抓,建厂房、上项目,“一村一策一户一法”精准扶贫,实现了村集体增收、贫困户脱贫,带领村民走上了小康路。

  2018年5月,漳泽电力同华发电公司李旭东赴黄岭村担任第一书记。彼时的黄岭村共有人口460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10人。入户走访中,李旭东发现,村里家家户户有一手制茶绝活儿,村民上山采回野生岩青兰,加工后冲泡饮用,有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经过多方调研,反复讨论,工作队最终确定了因地制宜的“种植+养殖+加工业”扶贫思路。

  说了就算,定了就干。工作队一鼓作气,出台《种制售扶贫产业链方案》,注册“黄岭山茶”品牌,发动村民上山采集湿山茶,生产“黄岭山茶”,720盒茶叶半年就实现了5.6万元利润,为贫困户增收9429元,黄岭村当年就摘掉了贫困的“帽子”,并率先在宁武县注册了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”。

  2019年,“黄岭山茶”产业步入正轨,销售收入达43.8万元,全村67位村民获得了扶贫项目收益,人均增收2240元;到今年年底,茶叶年产量可突破1万斤,茶产业综合产值将超过100万元,贫困户人均茶叶收入可达到5000元;到2022年,投产茶园面积计划500亩,综合产值预计超过500万元。

  72岁的秦宽玉曾任黄岭村村支书,听说村里建起了茶厂,他立即从县城赶回来看新鲜。一看不要紧,趁着大伙儿热火朝天的干劲,他干脆将撂荒20多年的8亩耕地都种上了茶苗,获得收益后,他正考虑让儿子回来干一番大事业。

  日子过好了,心劲更足了。57岁的中马坊村村民杜关生当上“晋汾源五谷”加工厂生产负责人后,眉头舒展了,腰板也挺直了。“这里土地贫瘠,种啥都不成。工作队来了后,整修道路、免费体检、培训上岗,实惠多着哩!”老杜属于“因病致贫”,90岁的母亲每年看病吃药要花1万多元。同华发电公司派驻中马坊村第一书记聂文鹏了解情况后,根据政策帮他报销了7000多元医药费,还安排杜关生就业岗位,挣上了工资的老杜心里乐开了花。

  得实惠、见成效,才能带动积极性。“四米四豆”“养生七日粥”、脱毒马铃薯、“90日龄”玉米种植,为了让贫困户从“动起来”到“富起来”,聂文鹏下足了“绣花”功夫。

  针对小杂粮零星种植、广种薄收的短板,聂文鹏采取“先输血后造血”方式,免费为种植户发放玉米、莜麦、胡麻、藜麦等附加值较高的杂粮种子,保底收购,鼓励贫困户大面积种植;建成小杂粮加工厂房,注册“晋汾源”商标,2019年规模化加工小杂粮22000斤,产值28.4万元,实现11万元利润,贫困户6人平均增收4000多元。

  2019年以来,扶贫工作队为中马坊村争取基建资金,硬化村道、广场,赠送猪崽、鸡仔和蔬菜入户,并开展便民义诊、建立“农民书屋”和“爱心超市、定期送养殖技术上门……有了设施和服务,中马坊村其乐融融。

  不仅如此,聂文鹏还有个“2022小规划”:全面开发小杂粮高端系列产品,实现产值翻倍、利润翻倍;种植脱毒马铃薯原种200亩,预计实现利润70万元;全面启动“90日龄”玉米单交种项目,预计增收15万元;借助黄岭村的制茶产业,让黄芩、苍竹、赤勺“走出”大山,让1000多亩荒地生金……

  在沁县,长治发电公司的20MW光伏电站扶贫项目已于2019年10月全容量并网。青山绿水间,光伏电池板像一大片“铁杆庄稼”向阳而立,正在割杂草的郭村村民卫天有额头汗珠涔涔,脸上却笑意满满。守在家门口就能挣钱,再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,卫天有一家吃上了“太阳饭”,一年增收了8000多元。

  “脱贫只是起点,致富才是根本。一件接着一件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。” 同煤集团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,漳泽电力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文彦道出了扶贫决心和信心。

  晋北乡村正在悄然“蝶变”:清晨的茶园人头攒动,采茶工头戴草帽,指尖在茶树上飞舞;小杂粮加工车间环境干净整洁,工序有条不紊;蓝天白云与绿树牛羊相映成趣,村舍错落有致,水泥路延伸到家门口,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就是乡村最美的风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