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录忻州市乡村振兴局官方网站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要闻 > 省政府要闻

山西:强措重拳抓饮水 助力脱贫出实效

  作者:         时间:2020-12-03       来源:国务院扶贫办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

 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的一项重要内容,山西省高度重视,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,聚焦脱贫攻坚,“十三五”以来,山西省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58.71亿元,提升了1083.7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,解决了181.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。截至目前,山西省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3.33万处,可以服务全省2418万农村人口,农村饮水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,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。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.8%,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%,农村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。 

  改革创新  建管并重  

  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  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山西省坚持改革创新,因地制宜,多措并举,以“五个强化”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。一是强化责任主体。贫困县的县委书记、县长实行双组长制,既是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,又是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第一责任人。县委、县政府加强组织协调,全力推进。二是强化资金投入。山西省明确工程建设资金按省和市县1:1的比例筹集,并作为考核市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。截至目前,山西省累计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58.71亿元,其中中央和省级投入资金28.98亿元,市县投入资金29.73亿元。在加强财政投入的同时,积极引进社会投资,2018—2019年,有32个县引进社会资金近2亿元,建成1090座分质供水站。三是强化精准攻坚。在三轮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、摸清底数的基础上,对每个存在饮水问题的村庄,逐一制定解决方案。平川区坚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方向,山区坚持因地制宜,能联则联,着力补齐短板。四是强化制度保障。所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,全部明确政府责任人,跨乡镇供水工程责任人为分管县长,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责任人为分管乡镇长,责任人、联系电话向社会公示。将规模小、运行困难的工程,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体系,实施水价补贴,避免农村供水水价超过当地县城供水价格。建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筹集使用制度,每人每年补助7元,省、市、县三级按4:1:2的比例筹措,保障了工程及时维修。五是强化考核激励。每年组织对各县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级考核。市级负责考核万人供水工程,县级负责考核跨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,乡镇负责考核单村和分散供水工程。对于考核不合格的,及时采取更换管理责任人或启动问责程序。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县,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,倒逼责任落实。 

  通过全力攻坚,山西省提前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,初步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“一体系三机制”,即:城乡统筹、设施完备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;责任明确、分工协作的监管责任机制;管理专业、运行规范的工程管理机制;合理补贴、有效扶持的政策保障机制。 

  反复排查  对账销号  

  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大排查和大整改  

  2016年以来,山西省组织开展了多批次农村饮水安全摸底调查,为精准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一是开展全面摸底。2016—2017年,组织万名水利干部,对全省36个国贫县、22个省定贫困县和其他57个农业县的农村贫困人口饮水状况进行了2批次全面排查,建立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台账,对每个存在饮水问题的村庄,逐一研究制定解决方案,做到了“一村一方案”。二是开展对标核查。2018年,采取自下而上、逐级核准的方式,依据《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》,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精准核查,全面摸清了底数。三是开展逐级核查。2019年8—9月,采取“县级全面排查、市级重点核查、省级随机抽查”的方式,在全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工作,通过入村排查、查看工程运行、随机入户走访、查阅水质检测资料等,对农村饮水安全“四项指标”、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情况等开展排查,全面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状况。四是开展“回头看”复核。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,实现贫困人口饮水问题静态清零、动态保障,2020年4月,再次开展“回头看”排查,及时查缺补漏。截至目前,排查出的问题已全面解决。 

  科学施策  多措并举  

  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工作  

  受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,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山西省仍有部分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型氟超标问题。山西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和市县党委、政府采取多项硬招实招,扎实解决。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摸底,精准分类建档,实行台账销号。2018年10—12月,对全省农村饮水型氟超标村庄、人数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,建立了到村台账。二是因地制宜、逐村逐片针对性制定改水方案,合理采取水源置换、净化处理、易地搬迁等三种改水措施。三是依托市县两级水质检测中心力量,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,年均检测水样近3万份。四是加大资金投入,2016—2019年,全省累计投入饮水型氟超标改水投资6.4亿元,确保改水工程建设需求。五是建立协作机制,省级层面建立了横向的“信息沟通、数据共享、协调联动、共商研判”的工作机制,市县级层面形成了纵向的“政府负责、部门协作、群众参与”的工作格局,合理推进改水工作。六是强化运行考核,将水质达标率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,倒逼各地压实责任。通过多措并举,截至2019年底,山西省农村人口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。  

  全面检测  对标达标  

  切实保障全省农村供水水质安全  

  工程建好后,强化水质检测,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放心水,十分重要。2016年以来,山西省全力保障农村供水水质。一是对农村饮水水质全覆盖检测。2016年11月,对36个国贫县农村供水水质进行了检测,采集水样9924份,涉及1.03万处工程,覆盖人口578.8万人。2017年5月,又对剩余79个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开展全面检测,检测水样1.7万份,涉及2.19万处工程,覆盖人口1818.7万人,全面掌握了全省农村饮水水质情况。二是加强水质检测中心建设。2016—2017年,投入近1亿元资金,建成118个市县水质检测中心,具备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,各市县落实人员和经费,确保了水质检测工作持续有序开展,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。投入专项资金450万元,建成忻州农村饮水培训中心,集理论学习、实践操作和能力考核为一体。承担全省各市县水质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,标准高,适用性强。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80万元,用于开展水质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工作,已完成19期(每期两周)共计1000余人次的培训,进一步提高了水质检测人员实操技术能力和全省水质检测管理水平。对水质检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,切实保障了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。